末流211 ,低績點,合格日本京都大學

更新時間:2025-09-08 15:59:28
閱讀數量:81

申請日本院校,低績點真的不是絕路!我們有位同學是末流211出身,低績點,最終拿到了京都大學的入學許可!我們前不久進行了一次深度交談,這位同學非常有誠意,以下是他給大家的分享內容

 

大家好,先自報家門:南京理工大學(算末流211吧)日語專業,輔修市場營銷

GPA只有2.86/4,托福89(第一次考81,二戰刷到89),N1141

科研方面有一項國家級項目,主題是比較文學的背景下對《源氏物語》不同中譯本的探究

2段實習經歷

 

去年這個時候,我看著自己的成績單真的睡不著。總覺得日本頂尖校看不上我這GPA,甚至想過要不要降低目標。但最后花了1年多規劃,真的拿到了京都大學人間環境研究科的內諾,今天把我的真實經歷和時間線分享給和我一樣卡在中間的同學

我的「補短板」時間線

1. 大二下 - 大三上:(2023.3-2023.12

當時想通了:GPA已經這樣,語言必須拿高分才能對沖

N1:從3月開始,每天雷打不動背200個紅寶書單詞,晚上刷1套真題(重點分析閱讀里的文化類文章,畢竟我后來要做比較文學相關科研),7 月考了141分(閱讀滿分,聽力扣了19分)

托福:9月第一次考81(聽力只有18),之后每天聽1TPO Lecture +做精聽,12月二戰89(聽力提到23

Tips:別追求滿分,但要達到目標校的底線

 

2. 大三下:抓1個對口科研(2024.3-2024.6

GPA低的話,科研/論文是加分項,但千萬別瞎湊

我找了我們學院做比較文學的老師,加入了一個國家級項目——“比較文學背景下《源氏物語》不同中譯本探究”。具體做了這些事:

整理豐子愷、林文月、殷志俊3個譯本的關鍵章節,對比用詞差異(比如“物の哀れ”的翻譯);

查了10篇中日學者的相關論文,分析譯本背后的文化適配性;

最后寫了1.2萬字的報告,跟著老師去參加了1次省級學術會議(沒發言,但算參與經歷)因為京大人間環境研究科有教授做“文化傳播與環境互動”,我的科研能和“文學作品的跨文化解讀”掛鉤,后來套磁時剛好用上,

 

3. 大四上:實習+套磁(2024.7-2024.11

實習:選了2段和人文/跨文化相關的

7-8月:在一家日企做翻譯助理,主要譯文化交流類文件(比如中日民俗活動介紹);

9-10月:在留學機構做咨詢助理,幫老師整理日本人文類專業的募集要項(順便摸清了京大人間環境的申請套路);

套磁:沒海投,只選了3個和我方向匹配的教授,重點做2件事:

①讀了教授近3年的論文(尤其是一篇《日本古典文學的現代環境意義》),套磁信里直接寫 “我在《源氏物語》譯本研究中,注意到您提到的‘文學與社會環境的關聯性’,我的研究剛好能補充這一點”;

②把科研報告精簡成2頁摘要,附在郵件里(不是直接甩全文)。

結果:第一個教授1周內回復,聊了2Zoom(問了科研細節和未來研究計劃),11月中給了內諾

 

給低GPA /末流211同學的建議

1.別回避 GPA,但要找亮點對沖:我文書里沒說GPA低是因為忙,而是寫雖然GPA 不突出,但我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與申請方向相關的科研和實踐中,比如 XX 項目 / XX 實習

2.科研/實習求貼:與其湊3段無關的實習,不如1段和目標專業匹配的

3.套磁別用模板:讓教授看到用心

 

低分逆襲的本質是在紅海里開辟藍海。希望我的建議對大家有用處,大家加油!

來自:申請案例 編輯:樂申日本
想了解更多,關于日本讀研申請信息 __請點擊__!